七月一日,當英國國旗緩緩降下,中國國旗徐徐升起時,我便感到十分自豪,因為我們的家--香港已經回到母親--中國的懷抱,香港的新一頁亦自此開始了。
現在,香港回歸已逾半年,那時的興奮、光榮感已不復再。反之,大家關注的是回歸前許下的承諾有否實現。而我,雖然只是一個中學生,卻對回歸後的轉變感受甚深。
首先,是名稱上的改變。港督改為特首,布政司改為布政司司長‥‥‥名稱雖不同,但他們仍為香港市民默默耕耘,制定政策,改善大家的生活,為社會謀福利。每當聽見有人把香港經濟衰退、政局不穩的責任歸咎於回歸時,我便有點憤懣:現在整個亞洲正處於金融危機的過渡時期,不獨是香港一個城市,而且回歸後我們渡過的日子並不是很長,新的政府是需要時間來適應新環境才可有所發展的,在特區政府的「成長期」內,身為香港社會的一份子,應該為它供給營養--信心和支持,而非對它感到絕望,或傷害它還未發展成熟的心靈。
此外,我認為有一樣東西是在回歸前後都沒有轉變的,那就是香港人的利己心態。不論何時,香港人最關注的是政府的政策有否顧及到民生、福利及減收稅項等問題。當然,他們的出發點是為自己爭取權益,但,為何每次抗議、遊行、請願時,都不是全港市民一起參與?沒有任何事是可令每一個人都滿意、滿足的。當你得到某些東西時,其他的權益還不是被剝奪了?現在人心仍然動盪不安,是因為人們不肯對特區政府抱有希望,總認為政府不能顧及各方面的利益。但我相信特區政府已努力地顧及各方面的利益,奈何暫時未能臻於完美罷了。
其實我認為回歸後最大的問題是人心驟失。但我相信市民的支持是新政府的奠基石。而我更希望不用再過更多的半年,就可見到香港這顆東方之珠閃得更光、更亮,攀上國際地位的更高峰!